南京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欢迎您!

   首  页 规章制度 过刊浏览 外文推送 联系我们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3年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联系我们
 《产业经济研究》
 南京财大仙林校区行政楼1516
 E-mail:njue_cyjj2011@163.com
 Tel:025-86718786
 网站:http://cyjj.cbpt.cnki.net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南京财大仙林校区行政楼1510
 E-mail:ncxuebao@163.com
 Tel:025-86718767,86718786
 网站:http://njjj.cbpt.cnki.net
 友情链接
 
 
第五期 您的位置: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3年 > 第五期  
 
 

一、国民经济与产业经济

1.产业融合视角下网络基础设施的经济结构转型效应研究

李琳,娜梅雅,宋培

(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摘要:基于产业融合视角构造多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将网络基础设施以资本扩展型技术进步纳入模型并阐明其对经济结构转型的影响机理,指出当消费替代弹性较低、中间工业品部门的要素替代弹性高于其他中间品部门时,网络基础设施有助于推动中间工业品部门资本深化,提高货物部门的生产水平,促使服务部门的产值份额不断上升,即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进一步采用2006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战略作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冲击展开实证评估,研究表明:网络基础设施显著促进了经济结构转型,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网络基础设施的经济结构转型效应在不同市场环境和城市层级下具有明显差异;机制检验发现,以资本生产率为代表的技术机制与以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为代表的产业融合机制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重要渠道。

关键词:网络基础设施;产业融合;经济结构转型;生产性服务业;资本生产率

[阅读全文]

2.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商贸流通产业集聚

——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邱志萍1, 蒋鹏程2,刘举胜3

1.东莞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东莞 5231062.上海财经大学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4333.上海政法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701

摘要:在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有望成为驱动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重要引擎。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跨期DID模型,实证考察宽带中国试点政策所代表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在满足平行趋势条件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商贸流通产业集聚,该结论在PSM-DID估计、异质性处理效应检验和安慰剂检验后仍成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更大规模、非资源型和交通便利型城市的商贸流通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更强,对批发零售业集聚的促进作用最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其衰减边界为500公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激发国内市场需求、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技术扩散来实现商贸流通产业集聚。研究结论为加快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和优化商贸流通业的空间布局提供了可行的政策参考。

关键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宽带中国;商贸流通产业集聚;双重差分

[阅读全文]

3. 高铁开通、产业集聚与工业污染

范小敏1,2 ,徐盈之3

1.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2.安徽财经大学 合肥高等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513.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摘要:近年来,高铁网络的快速覆盖持续降低要素流动成本,为要素的集聚提供了重要驱动力,而集聚经济往往在污染减排方面扮演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从产业集聚视角挖掘高铁开通影响工业污染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和产业协同集聚水平的提升是高铁开通实现工业减排的重要机制。(2)高铁开通的产业集聚效应因城市的地理区位、经济规模、就业密度以及污染强度不同存在显著差异。(3)高铁开通提升本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的同时产生空间上的负向溢出效应,但在提升本地制造业集聚的同时产生了空间上的正向溢出效应,从而导致高铁开通在降低本地污染强度的同时对邻地的污染状况产生正向溢出。(4)绿色生产效率的提升是高铁开通产生集聚减排效应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高铁开通;产业集聚;工业污染;绿色生产效率;双重差分

[阅读全文]

二、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

4. 数字化转型与企业存货调整行为

——基于文本分析方法的经验证据

张勇,侯路遥

(南京林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

摘要: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存货明细数据,利用文本分析方法,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存货水平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企业的存货水平越低。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国有、业务复杂度高、与供应商/客户地理距离远以及所处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高的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存货水平的降低作用更大。进一步研究发现,提高企业存货管理能力和缩短采购提前期是数字化转型降低企业存货水平的两条作用路径。研究结论对于如何通过促进微观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我国传统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存货调整;存货管理能力;采购提前期

[阅读全文]

 

5. 网络媒体报道对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

——基于管理者逐利短视视角的考察

陈俊杰1,王亚男2,钟昌标3

(1.湖州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2;2.广东石油化工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茂名 525000;3.云南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

摘要:作为代替司法保护不足的重要手段,媒体所发挥的公司治理作用一直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采用2008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基于管理者逐利短视视角实证研究了网络媒体报道对公司现金股利支付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作用路径及作用条件。研究发现,网络媒体报道,尤其是非负面报道能替代现金股利发挥治理改善作用,表现为网络媒体报道显著降低了公司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作用路径分析表明,上述治理替代效应主要通过遏制激进避税和缓解长期投资不足等逐利短视行为得以实现;异质性分析进一步揭示,相比融资约束高、高管薪酬差距大、数字化转型快、内部控制水平低的公司,网络媒体报道对融资约束低、高管薪酬差距小、数字化转型慢、内部控制水平高的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发挥了更强的治理替代作用。研究结果为政府政策制定、媒体行业监管及公司治理改善提供一定启示。

关键词:网络媒体;股利政策;逐利短视行为;激进避税;长期投资不足

[阅读全文]

 

6. 低收人群体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救助支持路径研究

吴奕潇1,王强2

1.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院,北京 1008722.海南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海南  海口 570228

摘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而提升低收入群体增收能力和社会福利水平则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前提和难点。通过2021年全国宏观数据,结合“城乡困难家庭抽样调查”微观数据,分析我国低收入群体的家庭特征,找准他们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研判实现共同富裕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我国低收入群体存在家庭赡养人口比例高、基本生活支出负担重、就业能力较低、家庭收入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从社会救助体系供给现状看,救助覆盖规模、救助方式、共享发展、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仍有短板。因此,要在织牢社会救助底线、推动发展型社会救助方式、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和加强社会救助专业力量上持续发力。

关键词;共同富裕;低收入群体;家庭特征;社会救助

[阅读全文]

 

三、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

 

7. “宽带中国”和低碳城市双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

——基于283个地级市的准自然实验

闫华飞1,2,章雷敏1,肖静3

1.武汉工程大学 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2.武汉工程大学 企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2053.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

摘要:“宽带中国”和低碳城市试点政策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署。精准评估二者对城市低碳建设的协同作用,为灵活运用政策组合和推广试点政策提供重要启示。基于20102020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以“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和低碳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探究双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的作用效果,并讨论其内在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单试点和双试点政策均能降低城市碳排放,但双试点政策的碳减排作用更明显;先成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再成为低碳城市的碳减排效果优于先成为低碳城市再成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双试点政策的碳减排效应在东西部地区和大中型城市更显著;双试点政策主要通过提高发明型和改进型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促进城市降碳减排。

关键词;宽带中国;低碳城市;碳减排;双试点

[阅读全文]

 

8. 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助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吗?

孙凡,杨青

(山西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山西 太原 030031

摘要:“双碳”目标的如期实现事关我国新发展格局构建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局,企业作为经济活动主体,在实现双碳目标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此,创新性地从数字化转型层面系统考察了其对企业碳排放的具体影响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其碳排放量。机制检验则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改善内部控制质量与提高分析师关注度的途径来影响企业碳减排行为。上述影响在非高科技企业以及行业竞争程度较低的企业更明显。研究结论补充并拓展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碳减排各自领域的相关文献与研究视角,也为切实促进我国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基于数字化转型层面的可行之策。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碳排放;内部控制质量;分析师关注度

[阅读全文]

 

四、开放经济与对外贸易

9. 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国外中间品依赖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陈晓华1,杜文1,杨高举2

1.浙江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2.浙江大学 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8

摘要:以构建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国外中间品依赖程度测度指标为切入点,细致刻画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国外中间品依赖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首先,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国外中间品依赖程度提升不利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攀升,该机制不仅使国外中间品进口具有引狼拒虎的特征,还使高端中间品成为制衡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重要工具;其次,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国外中间品依赖程度提升会通过制约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两个潜在渠道抑制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升级,提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的速度与质量可以成为缓解抑制效应的重要突破口;最后,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国外中间品依赖不仅位居样本国前列,还呈现持续增大的趋势,因而对中国而言,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国外中间品过度依赖和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偏低共存,破解这一窘境的压力与迫切性均较大。

关键词:国外中间品依赖;出口技术复杂度;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阅读全文]

10.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人才政策与出口企业创新

徐培1,2 ,金泽虎1 ,孔丹丹1,3

1.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铜陵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安徽 铜陵 244061

3.亳州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安徽 亳州 236800

摘要:以沪深非金融类A股上市出口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创新投入、创新数量、创新质量三个维度,研究人才政策对出口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显著抑制出口企业创新投入,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持续上升显著抑制出口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2)人才政策显著弱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出口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数量带来的负向影响。(3)进一步分析发现,人才政策与出口企业创新投入及创新数量呈倒“U”型关系;高力度下人才政策的调节效果最优,人才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形成显著的联动作用。研究结论可为落实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借鉴。

关键词:贸易政策不确定;人才政策;出口企业创新;一带一路倡议

[阅读全文]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
Copyright&2014 版权所有:南京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