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欢迎您!

   首  页 规章制度 过刊浏览 外文推送 联系我们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3年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联系我们
 《产业经济研究》
 南京财大仙林校区行政楼1516
 E-mail:njue_cyjj2011@163.com
 Tel:025-86718786
 网站:http://cyjj.cbpt.cnki.net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南京财大仙林校区行政楼1510
 E-mail:ncxuebao@163.com
 Tel:025-86718767,86718786
 网站:http://njjj.cbpt.cnki.net
 友情链接
 
 
第一期 您的位置: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23年 > 第一期  
 
 

一、国民经济与产业经济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与系统性风险

——基于中国32 家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

华仁海,许克

(南京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立足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现实环境以及不同银行的实际状况,运用国外先进理论梳理我国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系统性风险的内在机理,探索其政策价值。基于我国32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数据,运用非平衡面板对理论假说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特殊国情下,银行流动性创造会抑制系统性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我国流动性创造与系统性风险的负相关性由尾部风险驱动。在异质性分析中发现,银行流动性创造对全国性银行、低股东权益银行、低存款银行的负向影响更为明显。研究结论对于我国审慎监管选择与协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于防止银行脆弱性聚集、金融高质量运行和维护金融稳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流动性创造;金融风险;极值理论;银行异质性

[阅读全文]

2.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税收优惠政策与创新绩效

马靓1,沈小燕2

(1.南京大学 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2.南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摘要:2007—2017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优惠政策仅对企业的创新规模具有驱动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总体上促进了企业的创新绩效,且对创新规模的激励效果大于创新质量;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规模的促进作用具有互补关系,税收优惠政策可以增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新质量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所有制、规模,行业分类和融资约束程度不同的企业中,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税收优惠政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研究结论有助于完善和强化政府政策制定,引导企业创新发展。

关键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税收优惠;创新绩效

[阅读全文]

3. 高铁开通与长江经济带资源错配: 影响机制与实证检验

李强,杨怡曼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摘要:首先,系统探究了长江经济带高铁开通影响资源错配的内在机理。其次,基于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实证考察了高铁开通对于长江经济带地区间资源错配的影响效应及其传导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高铁开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长江经济带已开通高铁城市的劳动力错配水平,并对长江经济带已开通高铁城市的资本要素错配具有轻微改善效应,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2)高铁开通对长江经济带不同区域资源配置的影响存在异质性,高铁开通对于劳动力要素的涓滴效应集中在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虹吸效应”集中在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3)作用机制分析表明,高铁开通促进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加速流动,改变区域要素配置格局,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即劳动力流动和资本要素流动是高铁开通影响长江经济带城市间资源错配水平的传导机制。最后,从推进高铁网络建设,制定差异化投资政策、加快配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合理布局地区间产业体系等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铁开通;资源错配;长江经济带;双重差分

[阅读全文]

4. 新型城镇化模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 异质性效应与机制分析

张晖,李明昕

(海南大学 经济学院,海南 海口570228)

摘要:城乡收入差距是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收入结构失衡的突出表现,但不同城镇化模式对城乡收入差距可能存在异质性影响,明确不同城镇化模式影响效应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6—2019年中国19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不同城镇化模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型城镇化有效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而土地城镇化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机制分析发现,人才流动强化了新型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而智能制造却阻碍了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及生态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省级开发区升级则是促进了生态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却削弱了经济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效应。因此,提出推进进城农民市民化转变、提高城郊土地利用率、提升农村人力资本水平、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加强农村与城镇的产业联系等建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收入差距;人才流动;智能制造;省级开发区升级

[阅读全文]

 

二、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

 

5. 纳税信用会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吗?

李南海1,叶艳艳2,王冰3

(1.韩山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潮州 5210242.江西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3.福州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6)

摘要:基于2015—2020年间A股上市公司经验数据,探讨纳税信用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能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缓解投资不足和抑制过度投资,倾向匹配得分法和HECKMAN两阶段回归法证明这一结论具有可靠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纳税信用更能显著提升非国有企业投资效率并减少非国有企业投资不足。作用机制探讨发现,通过改善投资机会和获得更多机构投资者持股,纳税信用提升了企业投资效率。研究结果拓展了纳税信用经济后果相关研究,为创新政府治理方式和企业纳税信用评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纳税信用;投资效率;产权性质

[阅读全文]

 

6. 科技与金融“联姻”如何影响企业研发决策?

邱洋冬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经济学教研部,广东 广州 510053)

摘要:金融创新是中国新旧动能转换时期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对搭建资本向科创企业流动的通道和引导资本输血科创企业至关重要。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准实验,从研发二元边际视角,重点讨论科技与金融联姻对企业研发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企业研发决策的影响在二元边际层面具有丰富异质性,呈现出广延边际不显著而集约边际显著的非对称特征,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研发投资强度。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存在融资约束作用机制,相比于低融资约束企业,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更有助于促进高融资约束企业的研发投入。拓展研究发现,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不仅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数量,而且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激发企业探索性创新行为。研究结论对企业在转型时期更好地把握金融创新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政策红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金融创新;科技金融;企业创新;广延边际;集约边际

[阅读全文]

 

7. 企业战略与创新投资

陈艺萍,梁晨宇

(山西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63)

摘要: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促进经济转型。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对象,研究企业战略对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激进的企业战略增加创新投资,相较于探索式创新,其对开发式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强;对于组织冗余和政府补助正向调节激进的企业战略与创新投资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已吸收冗余对激进企业战略与开发式创新以及政府补助对激进企业战略与探索式创新的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探讨产权性质差异与行业差异对企业战略定位与创新投资关系的影响发现,相比传统行业,高科技行业企业激进的战略对创新投资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产权性质差异的影响无显著不同。既为政府相关部门确定企业创新激励监管规章制度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对企业的创新投资决策和资源优化配置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企业战略;创新投资;组织冗余;政府补助

[阅读全文]

 

8. 知识产权战略是否提升了城市数字自主化水平?

——来自中国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的准自然实验

毛丰付,高雨晨,魏亚飞

(浙江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城市数字自主化是指城市在数字技术领域的自主化创新能力,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一环,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城市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利用2006—2018年中国26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实证分析知识产权战略对城市数字自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数字自主化水平,而创新环境优化效应、数字人才集聚效应以及融资约束缓解效应则是知识产权战略推动城市数字自主化发展的重要机制。此外,示范城市政策实施对城市数字自主化的促进效应还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示范城市建设时间越长、城市等级越低、产权保护和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对城市数字自主化的促进效应越明显。

关键词:城市数字自主化;城市数字化转型;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双重差分

[阅读全文]

 

三、数字经济与企业数字化转型

9. 企业数字化能够保护利益相关者权益吗?

——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中介效应研究

张敏,李博

(温州大学 商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摘要:使用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探索企业数字化程度对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企业数字化正向影响利益相关者权益,且对外部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程度强于内部利益相关者;(2)企业数字化程度与利益相关者权益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当数字化程度过高后,对利益相关者权益呈倒“U”型作用;(3)企业内部控制在数字化程度对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中起中介作用,数字化程度对高数字技术应用行业的保护作用更为显著。为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保持数字化投入提供了动力,同时为不同行业的数字化投入程度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企业数字化;内部控制;利益相关者权益;数字化转型

[阅读全文]

10. 互联网真的可以矫正要素错配吗?

闫星宇1,王宇宙2

(1.南京财经大学 产业发展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生产要素的高效合理配置是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数据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在数字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对资本和劳动力等传统生产要素的配置也产生深刻影响。利用2003—2018年中国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算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错配指数,分析互联网发展水平与资源错配的关系,验证互联网矫正资本和劳动力要素配置扭曲的成本机制以及异质性作用效果。研究发现:(1)互联网发展显著调节了城市劳动力和资本的配置过度现象,对于要素配置不足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2)互联网通过降低资本的机会成本,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成本等途径改善城市要素错配;(3)互联网矫正要素错配具有网络规模特征,互联网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对于要素错配的矫正效果更加显著;(4)互联网对于东部地区城市要素错配的纠偏作用更为明显,对于中心城市、高收入城市的纠偏作用更为全面。

关键词:互联网发展;要素错配;要素价格扭曲

[阅读全文]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
Copyright&2014 版权所有:南京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