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欢迎您!

   首  页 规章制度 过刊浏览 外文推送 联系我们
 《产业经济研究》2017年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联系我们
 《产业经济研究》
 南京财大仙林校区行政楼1516
 E-mail:njue_cyjj2011@163.com
 Tel:025-83495926
 网站:http://cyjj.cbpt.cnki.net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南京财大仙林校区行政楼1510
 E-mail:ncxuebao@163.com
 Tel:025-83495927
 网站:http://njjj.cbpt.cnki.net
 友情链接
 
 
第三期 您的位置: 《产业经济研究》2017年 > 第三期  
 
 
一.服务业真的比制造业更绿色环保?
——基于能源效率的测度与分解
白雪洁    孟辉
南开大学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资源环境强约束下,中国服务业能否担当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任,服务业真的比制造业更绿色环保吗?通过构建当期和两期技术下方向性距离函数,利用GBML指数核算了2004—2012年中国27个制造行业与14个服务行业的能源效率并对其进行分解。结论显示:服务业并未比制造业更为绿色环保;技术进步、资本投入能源效应以及能源结构效应是促进服务业能源效率提升的主要因素;产出结构效应与技术效率是导致服务业与制造业能源效率差距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服务业; 制造业; 能源效率; GBML指数; 方向性距离函数;
二.行业竞争、产权性质与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的分析
谭雪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摘要:基于信号传递理论研究了行业竞争程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通过分析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情况,研究发现:(1)企业所处行业竞争程度越高,越可能将披露社会责任信息作为信号传递的一种方式;(2)面对相同的行业竞争,国有企业更可能利用社会责任信息传递公司信息;(3)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后企业有着更高的市场价值和收入增长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信号传递作用得到市场的积极反应;(4)进一步分析发现,行业竞争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在管理层权力低的组显著,在管理层权力高的组不显著。文章拓展了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行业竞争; 产权性质; 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信号传递理论; 管理层权力;
三.东道国的专利保护强度如何影响跨国企业的市场进入方式
尹志锋    周敏丹
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
摘要:经济全球化及知识化的纵深发展,使得以专利保护为核心的制度构建日益成为影响跨国企业市场进入决策的重要因素。利用跨国数据实证研究了东道国的专利保护强度对跨国企业市场进入方式(出口、跨国直接投资及许可生产)选择的影响及其差异,得到如下三个主要结论:(1)东道国专利保护水平的提高会增加跨国企业在其境内的经济活动,即增加对东道国的出口、跨国直接投资和许可生产;(2)专利保护对跨国企业经济活动的影响随着东道国模仿能力的增强而增大;(3)专利保护对跨国企业出口、跨国直接投资和许可生产的影响大小依次递增,且这一递增效果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由所有权优势、区位布局及内部化三个因素来解释。
关键词:专利保护强度; 出口; 跨国直接投资; 许可生产; 市场进入;
四.金融发展与创新:来自中国的证据与解释
张杰    高德步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
摘要: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创新,已经成为关系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命题。在选用研发投入和专利存量这两种普遍采用的创新代理指标基础上,全景式地检验金融发展的规模、效率以及金融市场化这三者对创新的作用效应。主要发现是: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张对外部融资依赖行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存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促进效应;金融发展的效率提升对外部融资依赖行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存量并未产生显著作用,只对外观设计专利存量造成促进效应;金融市场化对外部融资依赖行业的研发投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存量产生了抑制效应,特别是信贷资金分配的市场化对研发投入、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存量产生了显著抑制效应。这些经验事实说明,中国当前的金融体系并未对创新形成有效的支撑和激励作用,相反,信贷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创新起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碍作用。由此为中国金融体系实施全面改革的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政策参考依据。
关键词:金融发展; 创新; 研发投入; 专利存量; 行业外部融资依赖程度;
五.民营化与制造业企业创新
孙文娜    苏跃辉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河北金融学院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
摘要:使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2000—2007年的微观面板数据,采用倾向评分匹配倍差法研究了民营化对企业创新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民营化可以持续地提高企业的创新水平,并且提高幅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大。我们还发现,只有当控股权由国有资本转移到私有资本手中时,民营化对创新的影响才具有持续性,渐进的民营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有限。分行业的分析表明,国有企业的民营化改革红利主要来自资本密集型行业。进一步地,通过将生存分析方法纳入分析框架,发现民营化与企业创新持续时间呈正比,即民营化有利于延长企业的创新持续期。在考虑了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和民营化的发生年份后,实证结果依然稳健。
关键词:民营化; 控股权; 制造业; 倾向评分匹配; 企业创新; 生存分析;
六.环境规制提高了中国城市环境质量吗?
——基于“拟自然实验”的证据
张志强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基于环境规制宏观城市层面和微观企业层面的视角,采用空间处理效应、控制函数回归政策评价分析方法,综合评价了自1998年以来实施的二氧化硫和酸雨“两控”方案对我国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效应。宏观的实证研究表明,虽然城市制造业污染物的排放在总量上有所缩减,但城市空气中PM2.5的浓度却没有出现显著递减趋势,表明当前的环境规制政策效应在幅度和范围上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尤其是重点行业和关联产业的环境规制。微观企业层面实证研究表明,“两控”的环境规制方案降低了企业TFP,降低了企业价格加成,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规制效应存在明显差异。“两控”方案加速了行业资源要素在产业间的再配置过程,提高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效应对于重点污染行业尤为明显。据此提出了优化环境规制政策、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两控”方案; PM2.5; 空间处理效应; 环境规制; 控制函数; 环境质量;
七.产业结构差异下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与工业地价研究
黄金升     陈利根     张耀宇    赵爱栋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摘要:利用2007—2013的工业用地出让数据和地级市社会经济数据,检验了不同产业结构下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对工业地价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发现:(1)以财政自给率为表征的地方政府财政行为以及以FDI比重为表征的地方政府竞争行为对工业地价的影响作用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2)在工业化发展前期,地方财政自给率越大,地方政府就越能够对工业用地进行地价补贴,而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地区,财政自给率的上升对工业地价有正向作用;(3)处于工业化前期的地区,随着地方政府竞争强度的增大,工业用地价格随之下降;而处于工业化后期的地区竞争强度对于工业地价的影响效果显著为正。不同产业结构下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对工业地价的差异化影响表明,工业地价的市场化形成有赖于地方政府行为的转变,进一步转变地方政府职能定位,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是必要的。
关键词:产业结构; 财政自给率; 地方政府竞争; 工业地价;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
八.经济集聚下技术创新强度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分析
陶长琪    彭永樟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摘要:经济集聚的外部性导致知识溢出,知识溢出会使技术创新对区域产业结构升级产生空间效应。通过基于结构偏离度的Hamming贴近度、夹角余弦法、PCA等测度了产业结构“两化”水平和技术创新强度,构建了基于经济集聚度的空间权重矩阵,并利用1997—2014年间30个省市(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进行SDM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强度对我国“两化”发展具有显著为正的空间效应;经济集聚是促进创新对高级化空间效应的必要条件,它能将创新对合理化的空间效应放大近4倍;就合理化维度而言,东部地区创新的边际收益高,中部地区集聚的边际收益高,西部地区依赖政府调控,技术创新强度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空间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经济集聚; 技术创新强度;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空间效应;
九.客户在公司隐藏坏消息中的角色:合谋者抑或监督者?
刘文军     谢帮生
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
摘要:提出客户在公司隐藏坏消息过程中存在合谋和监督两种假说,利用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7—2013年的数据检验客户集中度对公司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发现:(1)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不影响公司股价暴跌风险,非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和股价暴跌风险存在倒U型关系;(2)非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和股价暴跌风险的倒U型关系主要存在于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和产品市场竞争程度高的行业;(3)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与销售操纵不存在显著关系,非国有企业客户集中度与销售操纵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一定程度上说明客户集中度影响股价暴跌风险的机制是销售操纵。研究表明客户依赖议价能力在公司隐藏坏消息行为中扮演合谋和监督两种角色,对进一步认识客户在公司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客户集中度; 股价暴跌风险; 产权性质; 市场化程度; 产品市场竞争; 销售操纵;
十.官员任期、年龄限制与地方企业投资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周敏     毕睿罡     寇宗来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既有文献在分析官员任期与企业投资的关系时,忽略了年龄限制对官员晋升的关键作用。本文将官员分为晋升受年龄限制和不受年龄限制两大类,通过一个简单的两阶段模型刻画了官员任期与企业投资之间的关系。然后,基于1999—2015年中国的市委书记与上市公司的数据对理论结果进行了经验检验。分析表明,在任期和企业投资的关系上,两类官员的确存在显著差异;特别地,不受年龄限制的官员,任期与企业投资之间呈现出理论模型所刻画的U型关系。
关键词:官员任期; 晋升激励; 年龄限制; 企业投资; U型曲线; 经济发展;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
Copyright&2014 版权所有:南京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