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欢迎您!

   首  页 规章制度 过刊浏览 外文推送 联系我们
 《产业经济研究》2017年
第一期
第二期
第三期
第四期
第五期
第六期
 
 联系我们
 《产业经济研究》
 南京财大仙林校区行政楼1516
 E-mail:njue_cyjj2011@163.com
 Tel:025-83495926
 网站:http://cyjj.cbpt.cnki.net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南京财大仙林校区行政楼1510
 E-mail:ncxuebao@163.com
 Tel:025-83495927
 网站:http://njjj.cbpt.cnki.net
 友情链接
 
 
第一期 您的位置: 《产业经济研究》2017年 > 第一期  
 
 

1. 政府补贴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的对比分析    
闫志俊 于津平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文章采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政府补贴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这一影响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政府补贴对企业生产率的提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效应,在消除变量内生性和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检验时,这一结论依然稳健。文章在剖析政府补贴影响企业生产率的机制时发现:第一,政府补贴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容易使企业形成政策依赖,转移其参与市场竞争的注意力;第二,虽然创新绩效能够显著促进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但创新绩效并未能成为政府补贴与企业生产率之间一个有效的中介变量,补贴资源在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不合理分配,使得新兴产业的规模扩张具有粗放型特征,并非以生产率提升为基础。因此,以政府补贴促进新兴产业企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实践值得反思。    
关键词:政府补贴; 企业全要素生产率; 新兴产业; 传统制造业; 创新绩效; 资源配置;    
2.收入差距、本土市场需求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基于跨国数据的传导机制比较与优化方向选择    
李景睿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摘要:运用48个经济体1983—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收入差距、本土市场需求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传导机制、影响效应和优化方向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控制了影响出口产品质量的供给因素和宏观经济环境因素,同时利用工具变量解决了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中的收入差距内生性问题之后,研究发现有利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收入差距存在适度范围。适度收入差距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相关,对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较高的经济体,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对于出口产品质量水平较低的经济体,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利于提升出口产品质量水平。适度收入差距因经济发展水平而异,对于发达经济体,培育中产阶级强大的市场需求更为重要;对于发展中经济体,适度收入差距所激发的产品质量分化更为有益。因此,旨在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收入差距优化方向对不同出口产品质量水平和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体有差别化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收入差距; 本土市场; 市场需求; 出口; 质量升级;    
   
3.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加成      
彭冬冬 刘景卿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摘要: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分销成本纳入到一个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从理论上阐释中间品贸易自由化与企业成本加成之间的内在关系,并且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以中国加入WTO作为一个准自然实验,通过倍差估计法对理论假说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显著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从多个角度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高效率企业、内资企业以及产品替代弹性较小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升作用更明显。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行贸易自由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市场定价能力、重塑中国制造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间品贸易自由化; 成本加成; 倍差法; 制造业; 分销成本; 企业异质性;      
     
4.融资约束与产出效率损失——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数据分析      
葛鹏 干春晖 李思龙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 上海海关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摘要:融资约束能够带来多大程度产出效率损失,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重要问题。以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经典模型——Hsieh and Klenow的模型为基础,结合龚关等提出的规模报酬改变的约束条件,对Hsieh and Klenow的模型进行了改良,将融资约束引入该模型来计算产出效率损失。借鉴Hadlock(2010)和Baker(2003)研究融资约束的SA指标和KZ指标,对其比较分析后得到更适合中国的KZ指标。在此基础上,将KZ指标引入Hsieh and Klenow模型,对不同行业内企业按照融资约束程度分组,推导出各行业内部因融资约束导致的全要素生产率差值ρ和总体产出效率损失值。主要有以下结论:(1)发现在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下,我国资源配置效率从2005年出现恶化,配置效率损失呈现"U"型的变化趋势;(2)得出了融资约束产生的各行业内部效率损失情况;(3)计算得出2004—2007年间融资约束给我国工业企业带来了32%~38%的总产出效率损失。      
关键词:融资约束; 资本错配; 全要素生产率; 工业企业; 产出损失;      
     
5.邻居的群体性趋同行为与出口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赵永亮 薛梦婷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基于新新经济地理的视角,在镇(乡、街道)一级的尺度上对邻居的群体性趋同行为是否影响企业整体和个体生产率进行了细致地考察。研究发现,企业生存在一个趋同度越高的邻居群体(相对异质性邻居群体),其生产率优势越明显。设定在技术创新、人力资本和社会责任贡献方面的投入小于邻居群体均值时,企业属于"落后者"个体;相反以上维度变量(即投入)大于邻居群体均值的企业属于"领头羊"个体。通过研究"个体—邻居"趋同性程度,发现微观个体企业中存在"领头羊被动"以及"落后者主动"现象,即落后者企业投入与邻居群体水平单位差距的缩小,对减小自身生产率(相对于邻居)差距的贡献指数大于领头羊企业单位投入的扩大对自身的生产率贡献。        
关键词:邻居群体; 趋同行为; 学习效应; 领头羊; 生产率;        
【阅读全文】        
       
6.社会研发资本积累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吗?        
陈庆江 李启航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创新资源使用效率偏低,粗放型创新发展模式亟需转变。基于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利用DEA-Tobit两阶段模型考察社会研发资本存量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1)社会研发资本存量对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这在非国有企业中尤为显著;(2)市场化水平减轻了上述负向影响,但这种调节作用主要存在于非国有企业中;(3)社会研发资本存量对创新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有负向影响,但对前者影响更大。政府应加快科技政策调整和市场化改革,引导各创新主体减少社会创新资源的粗放投入和低效积累,同时进一步提高存量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        
关键词:研发资本存量; 市场化改革; 技术创新效率; 资源错配; 资源共享;        
【阅读全文】        
       
7.互联网异质性财经新闻对股市的影响——来自中国互联网数据与上市公司的证据          
刘海飞 许金涛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          
摘要: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和事件研究方法,分析互联网异质性财经新闻对中国股票短期异常收益的影响。研究发现:五种互联网异质性新闻均会引起股票短期的异常收益,其中,政策扶持类、兼收并购类、再融资类和盈利能力类新闻能够对公司股票产生正的异常收益,而违规处罚类新闻能够对公司股票产生负的异常收益。研究结论为监管机构、财经新闻媒体工作人员、上市公司、各类投资者在信息辨析与传播、交易、监管等方面提供了启示与证据。          
关键词:互联网新闻; 异质性; 文本挖掘; 事件研究; 异常收益率; 媒体关注;          
【阅读全文】          
         
8.行业自律、社会监管与纵向协作——基于社会共治视角的食品安全行为研究          
张明华 温晋锋 刘增金          
南京工业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摘要:基于社会共治视角,研究了生产者食品安全行为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理论分析表明,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是企业食品安全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纵向协作和企业禀赋因素也会导致企业食品安全行为产生差异。通过对194家食品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问卷调查,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以上命题假说。实证结果表明:(1)行业自律越严格的企业,食品安全行为越规范。严格执行食品添加剂国际或国家标准的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更加规范;(2)社会监管中的政府监管对食品安全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发现概率和处罚力度越大,企业食品安全行为越规范;(3)社会监管中公众监管并未对企业食品安全行为产生影响。现实中公众监管还远未发挥对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的规范作用;(4)纵向协作过程中,添加剂采购渠道变量反向、显著影响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食品销售渠道变量正向、显著影响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此外,管理者年龄、企业产品类型等都会显著影响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行为。          
关键词:安全行为; 社会共治; 食品安全; 行为监管; 纵向协作;          
【阅读全文】          
         
9.地区资源错配与交通基础设施: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            
周海波 胡汉辉 谢呈阳 戴萌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北京市昌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摘要: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不均衡是地区间资源错配的内在根源之一。基于异质性企业垄断竞争模型,利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测算了中国制造业资源错配程度,并将其与省级层面交通基础设施数据组合成面板数据,分东中西三个地区实证研究了交通基础设施水平与资源配置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存在要素资源相对供给不足,而中西部地区却存在要素资源相对过剩。资本要素在东中西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越来越严重,劳动力要素在这三个地区的错配程度则逐渐缓解。而地区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消除市场分割,提高分工精度这三条路径,减轻或消除要素资源错配。分地区比较还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于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系数,东部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因此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与技术水平提高、投资规模扩大、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改善等措施同步进行,才能充分发挥其优化资源配置的功效。            
关键词:资源错配; 交通基础设施; 全要素生产率; 影响机制; 地区差异; 系统GMM;            
【阅读全文】            
           
10.资本替代能源的节能减排效应研究            
赫永达 刘智超 孙巍            
山西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吉林大学商学院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摘要:用资本替代能源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并提升减排功效,对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从资本与能源的要素替代视角,对资本替代能源对我国各省际区域的能源使用效率与节能减排的影响进行必要探讨:在双产出生产函数和投入方向距离函数的框架下,采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形式建立双情景数理模型、参数随机前沿SFA方法、静态与动态比较式分析了各地区资本替代能源的区域能效与减排潜力;然后将资本能源比、能源结构因素纳入联合回归模型,考察其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程度,探讨资本替代能源对提高能源效率及减排效果的显著性和地区异质性。结果表明,资本替代能源对提高能源效率及减排效果作用显著,并且这种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异质特征,即能源效率偏低的地区用资本替代能源以提高能源环境绩效空间显著,效率值较高的地区替代效应相对较弱。实证还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资本能源比重,调整能源结构,尤其是降低能源中的煤炭比例对中国能源及环境绩效意义重大。            
关键词:要素替代; 能源效率; 节能减排; 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随机前沿分析(SFA);            
【阅读全文】            


 



     

      通讯地址:江苏省南京市亚东新城区文苑路3号 邮编:210023
Copyright&2014 版权所有:南京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