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民经济与产业经济
1. 中国能源消费陷入“杰文斯悖论”了吗
———基于回弹效应的经验分析
王启超
(暨南大学 经济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中国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并且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基于产出最大化的角度,结合阿罗提出的“干中学”理论,利用嵌套产出函数建立内生增长模型,在劳动供给外生、能源效率内生的假设前提下推导得到中国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理论测度模型,并利用中国 1952—2015 年能源消费、资本存量、真实产出和劳动的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得出每一时期中国能源消费的回弹值。研究结论表明,短期而言,能源的产出弹性以及学习效应是影响能源回弹值的关键;长期而言,除能源产出弹性和学习效应外,资本和劳动的替代弹性、资本的产出弹性以及资本劳动的联合产出弹性也会影响能源回弹效应。中国的数据表明,1952—2015 年期间中国能源消费的平均回弹效应是 131. 6%,最高达到 216. 4%,中国能源消费没有走出“杰文斯悖论”,单纯期望改进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费的思路是不可行的。长期来看,1952—2015 年期间中国能源消费的平均回弹效应是 204. 7%,最高达到 960. 6%,期间出现了超级节能和部分节能的情况。中国整体经济范围的能源消费可能走出“杰文斯悖论”,节能潜力比较大,但是不能仅仅依靠改进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消费,而应该考虑通过资本、人口、产业结构、经济转型等因素来制约回弹效应。2012—2015 年由于能源回弹问题得到缓解,实现节能 720 272. 02 万吨标准煤,因此降低能源回弹效应有助于实现“十三五”节能目标。
关键词:能源消费;能源回弹效应;杰文斯悖论;节能
[阅读全文]
2. 债务约束条件下高房价对房企过度投资的影响研究
于守金1,4,张国霞2,尹义华3,4
(1.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1;2.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3;
3.华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2;4.广州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75)
摘要:选取上市房地产公司数据,研究发现高房价会导致房地产企业过度投资行为,并且对国有房地产企业的影响要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债务对基于高房价的过度投资行为具有制约作用。对于不同期限债务而言,短期债务可以制约非国有房地产企业过度投资,而长期债务可以制约国有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对于不同债务来源而言,银行负债可以有效制约非国有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而商业信用可制约国有房地产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此外,研究还发现高房价会增加房地产企业的经营风险。根据上述研究发现,建议从债务来源和债务期限上通过债务约束限制国有和非国有房企的投资行为。
关键词:房价收入比;过度投资;企业性质;债务来源;债务期限
[阅读全文]
3. 制造业结构升级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基于技术机会的视角
徐洁香,邢孝兵
(安徽财经大学 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摘要:现阶段中国能否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以促进技术创新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是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问题。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所拥有的技术机会越多,其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就越大。在不同行业的技术机会存在显著差异的情况下,制造业细分行业结构升级所导致的生产要素从技术机会较低的行业向技术机会较高的行业转移会推动一国研究经费投入强度的提升。利用 40 个国家 2000—2014 年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高技术机会和中高技术机会行业的发展对技术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现阶段我国实施“中国制造 2025”这样的产业政策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政府要重视与目标产业相关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领域的研究,并在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时对所有的企业一视同仁。
关键词:技术机会;制造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
[阅读全文]
4. 部门之间生产率收敛对中国各省产业结构转型和总生产率的影响
周 克
(西南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摘要:中国各省经济在经历快速增长的同时,部门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也在不断扩大,而且总生产率增长越慢的地区,差距越大。通过构建含有农业劳动力流动受阻因子的三部门一般均衡模型,研究部门间生产率差距及差距缩小对各省产业结构和总生产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部门生产率增长及其模式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能较好地解释各省市产业结构的转型过程,低增长省份较低的农业和服务业生产率增长率以及较高的农产品和服务业需求收入弹性共同解释了这些地区农业劳动力流出缓慢且主要进入服务业的原因。部门间生产率收敛,尤其是服务业生产率提高,将会促使农业劳动力更多地流入工业部门并大幅提高各省总生产率增速,从而消除一些省份的增长减速,并使低增长省份保持快速增长。因此,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是将农业和服务业的生产率提高到当前发展阶段应有的水平。另外,每个省份部门间生产率的收敛也有助于大幅度减少省际经济增长的差异。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省际经济增长;部门生产率;收敛
[阅读全文]
5. 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郑佳佳
(河南大学 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2005—2015 年间,中国制造业碳排放不仅总量增长迅速,而且地区间存在明显差异。利用中国30 个省份制造业的碳排放数据,基于 Theil 指数及空间自相关刻画其空间分布特征,利用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制造业碳排放空间 Theil 指数逐渐增大,区域内和区域间差异均表现出一致的增长趋势,其中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最大。(2)制造业碳排放呈现显著的空间相关性,热点区域在样本期间有所增长,“高—高”或“低—低”相邻的省份区域较为显著,尤其是在东部地区。(3)地区经济水平、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活动、能耗强度、煤炭消费比重、煤炭资源禀赋不仅显著促进本地区制造业碳排放,也会对相邻省份产生显著影响;而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则有助于地方制造业的碳减排,但对相邻地区的影响存在差异。
关键词:制造业碳排放;Theil 指数;空间自相关;空间计量模型
[阅读全文]
二、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
6. 中国农村地区收入代际流动性估计
———基于三省六县千户调查
黄 斌,卞一凡
(南京财经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基于 2009—2010 年浙江、安徽和陕西三省六县的农村千户调查数据,利用 OLS 和分位数回归,就中国当前农村地区父辈与子辈之间的代际收入流动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农村代际收入弹性约为 0. 5,在控制了地区等变量后,代际收入流动性降低至 0. 33。与国外已有研究相比,当前中国代际流动性偏低。此外,研究发现中国农村地区代际流动存在三种异质性:一是性别异质,父-子代际流动性要显著高于父-女的代际流动性;二是地区异质,农村地区存在地区间收入代际流动的异质性,东部地区收入代际流动性最强,西部次之,中部最弱;三是家庭收入异质,农村地区不同收入家庭也存在异质性,低收入家庭代际流动性相对较弱,高收入家庭代际流动性相对较强。这表明,今后政策的制定应当有所侧重,对于贫困地区、中西部落后地区以及女性后代应当给予一定的财政帮助,以期提升其自身乃至其后代的经济社会地位。
关键词:农村地区;收入代际流动;异质性
[阅读全文]
7. 技术创新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基于不同收入人群的分析
陈 怡,刘芸芸
(南京审计大学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摘要:通过构建熊彼特增长模型为研究技术创新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提供理论框架,并利用 CHIP2013 数据中的13 个省份83 个城市的微观数据对技术创新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除收入最低10%分位的家户以外,技术创新对收入的回报显著为正,且对于高收入分位人群技术创新带来的收入增长效应更大,因此技术创新在增收的同时加剧了较高收入人群的收入分配不平等;(2)技术创新显著扩张了较高收入人群的收入份额,且技术创新对总体收入不平等也具有显著拉升作用;(3)技术创新的回报率在城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且技术创新对城镇的回报率始终高于农村,因而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可能推动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基于以上结论,应制定相应的竞争政策,优化劳动力供给结构,完善分配制度,从而减缓收入向高收入阶层集聚,并降低收入差距。
关键词:技术创新;较高收入人群收入份额;熊彼特增长模型
[阅读全文]
三、开放经济与对外贸易
8. 贸易便利化对不同技术含量商品出口的影响研究
———基于 OECD 贸易便利化指数的测算
焦晓松,曹颖琦,冯宇彤
(大理大学 经济研究所,云南 大理 671003)
摘要:贸易便利化可有效减少交易过程中存在的贸易非效率。使用传统的引力模型方法,以 OECD 制定的贸易便利化指数为贸易便利化水平的测度指标,基于2015 年123 个出口国、157 个进口国的贸易总出口数据和不同技术含量商品出口数据,实证分析了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商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出口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出口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对不同技术含量商品出口的影响存在差异。出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商品出口影响依次为低技术产品、高技术产品、资源型产品、初级产品和中级技术产品。而对于进口国而言,其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于出口国中等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低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品。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单一窗口”建设,提升通关效率和水平以及规范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建良好的营商环境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非效率;引力模型;OECD
[阅读全文]
9. 中国钢铁产品出口贸易潜力研究
———以“一带一路”国家为例
张为付,方启妍
(南京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了我国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利用 2007—2017 年国家层面的面板数据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计算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钢铁产品的出口贸易潜力。研究结果表明,进口国GDP、进口国人均 GDP、我国与进口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对我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钢铁产品具有正向影响;我国与进口国间的距离对我国钢铁出口贸易额具有负向影响。我国与进口国是否同为某组织成员对钢铁出口贸易额的影响不显著。根据测算的贸易潜力,新加坡、俄罗斯属于潜力巨大型,泰国、阿联酋属于潜力开拓型,巴基斯坦、越南、沙特、印尼属于潜力再造型。
关键词:“一带一路”;钢铁出口;贸易潜力;产能过剩
[阅读全文]
10. FDI 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
———基于制造业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蔡雯霞,邱悦爽,徐 华
(山东理工大学 经济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从制造业角度入手,综合梳理研究 FDI 对中国制造行业就业影响的相关文献,发现其作用机制为技术进步和收入水平,并总结出研发投入和对外开放程度是 FDI 影响行业就业的外生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 2005—2014 年中国制造行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 FDI 对就业的影响,在传统 OLS 回归基础上,运用 GMM、2SLS 进行内生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FDI 对中国制造行业就业的作用系数为正,说明随着 FDI 引进增多能够促进中国行业就业;进而采用多种实证方法在解决内生性和异方差等问题后发现,该结论依然稳健;最后通过门槛回归检验发现,FDI 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且主要受到研发投入的作用,当研发投入高于 15. 516 时,FDI 对制造业就业的影响更为显著。当前政策的着力点应在继续坚持“引进来”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加强中国 FDI 的行业投资导向,并注重对劳动密集型行业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以提高二者对 FDI 促进制造业就业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FDI;就业;研发投入;制造业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