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发展
1.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的意识形态之维
梅景辉,周泊然
(南京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中包含了文化传统、社会规范与个性结构三个维度,它是实现社会整合的主要场域。根据马克思经典著作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定义,意识形态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具体表现为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思想、伦理道德观念与文学艺术等社会意识维度。意识形态能够统一思想观念,规范社会行为,对社会成员进行教化,它的内在形式蕴含于生活世界之中。从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理论出发,辨析意识形态在生活世界中的生产与再生产,阐释生活世界殖民化的意识形态之维,运用交往行为理论探索意识形态面临现代性挑战的解决之道,在新时代背景下,阐发其对我国文化自信的塑造、美好生活世界的建设和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的相关启示。
关键词:生活世界;意识形态;文化传统;社会规范
[阅读全文]
2.腐败对居民创业行为的影响及其中介效应分析
朱琴华,朱益锋
(南京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考察了公职人员的腐败对居民创业的影响,包括腐败对不同居民群体的异质性影响以及腐败对创业选择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腐败程度的加重会显著抑制居民创业选择;相对于“机会型创业”和“体制内”群体,腐败对“生存型”和“体制外”人群的负向影响更大;创业者客观的社会网络水平以及主观的社会信任水平均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据此,提出激发大众创业要严厉打击腐败行为、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加大对体制内的反腐力度、减少对“生存型”创业群体的创业束缚、减轻创业者的被动社交负担以及利用教育宣传等手段提高居民对社会的信任感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腐败;居民创业;中介效应
[阅读全文]
二、国民经济与产业经济
3.环保产业政策支持与污染减排: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
崔广慧,姜英兵
(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摘要:以2006—2015年沪深A股受环保产业政策支持的重污染企业为微观样本,以中国30个省区为宏观样本,考察环保产业政策支持的环境治理效应以及不同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形式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环保产业政策支持可强化企业环保投资对工业二氧化硫与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抑制作用,对工业废水排放无显著影响。在支持形式上,银行信贷有利于企业环保投资抑制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未发现促进工业废水减排的证据;政府补助可强化企业环保投资对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的抑制作用,对工业二氧化硫和工业废水减排的影响不显著。相比于政府补助,银行信贷的环境治理作用更强。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补助与银行信贷在促进企业环保投资发挥污染减排效应时具有互补性。政府部门在优化环境治理政策时应将不同政策工具特征考虑在内,注重银行信贷、政府补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充分降低污染物排放。
关键词:环保产业政策支持;银行信贷;政府补助;污染减排;重污染企业
[阅读全文]
4.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与绿色化测度及互动效应研究
田时中,陈永盾,周晓星
(安徽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摘要:运用极值熵值PVAR模型,对中国省域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简称“五化”)发展水平及其互动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五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其在不同时段存在“阶段式上升”、“逐年下降”、“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省城“五化”发展水平差异显著,表现为三种不同的波动类型;分地区比较“五化”水平大小依次为东部>西部>中部,东部“五化”水平高于西部,西部“五化”水平高于中部。子系统水平大小依次为绿色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五化”滞后一期对当期某“一化”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正向冲击效应显著,但对其余“各化”的脉冲响应不敏感;城镇化是工业化的格兰杰原因,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信息化的格兰杰原因,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是绿色化的格兰杰原因,其中,工业化影响力最大,子系统间互动融合不足。研究结论可为“五化”协调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现代化;时空演变;互动效应;极值熵值法;PVAR;协调发展;新机制
[阅读全文]
5.国家级电商示范县政策推动了县域经济增长吗?
——基于PSM-DID实证分析
唐红涛,罗琼
(湖南工商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摘要:以2014年被商务部列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的8省试点为研究对象,采用2006—2016年8省426个县域面板数据,利用PSM-DID方法研究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设立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并从产业多样化、财政拉动、金融支撑、基础设施、人力资本五个方面分析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政策能显著推动县域经济增长,且具有正向财政拉动效应、金融支撑效应、基础设施效应;政策能够持续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推动县域经济朝着服务化方向发展,但产业多样化效应存在一定滞后期;另外,政策存在负人力资本效应。依据实证分析结果,建议国家可继续推进电商示范县政策,积极突破前期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制约条件,加大对农村电商的培训力度和示范县的监管力度,极大释放电商示范县的典型带动效应。
关键词:电商示范县;县域经济;PSM-DID;政策分析
[阅读全文]
三、工商管理与公共管理
6.海归高管促进了企业创新吗?
陈雄兵1,马苗苗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金融学院,武汉 430073;2.湖北经济学院 实验教学中心,武汉 430205)
摘要:创新对于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使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6年数据和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海归高管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发现海归高管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同时还发现,上述效果在分析师关注较多的企业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高的企业中表现得更明显。这些结果表明海归高管在促进企业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应健全工作机制,增强服务意识,为留学人员回国工作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提升海归人才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另外,企业要建立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并提供有利的资源和平台保障,为企业创新增加动力。
关键词:海归高管;企业创新;分析师关注;机构投资者
[阅读全文]
7.环境管理能力提升能否改善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
——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刘小峰,赵慧菊,庞纪阳
(南京财经大学,江苏 南京 210023)
摘要: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要求企业提升环境管理能力,但企业环境管理能力的提升是否改善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仍存争议,企业在末端治理与清洁生产等环境管理决策间踌躇不定。以A股上市公司2011— 2017年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探讨我国上市公司企业环境管理能力、环境绩效和财务绩效三者的关系。研究表明:我国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普遍不高,企业环境管理能力与环境绩效、财务绩效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正相关,非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因此,企业提升环境管理能力有助于实现保护环境与提高经济效益的统一;企业应重视环境管理对企业绩效的积极作用,加大对环保技术的投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关键词:环境管理能力;环境绩效;财务绩效;绿色发展
[阅读全文]
四、开放经济与对外贸易
8.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基于空间面板回归模型
尚 涛,尚德强
(西北工业大学 人文与经法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9)
摘要:研究旨在考察我国快速增长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是否存在驱动作用。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不同投资动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其次,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利用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探讨了对外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促进了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水平提高得越快,金融市场的运行机制越完善,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同样会促进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从区域层面上看,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对外投资企业需要注重技术吸收能力的提升。政府要加强部门的引导和服务职能,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指导,同时要为投资企业提供法律保障,健全对外投资管理机制和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高级化;技术创新
[阅读全文]
9.价值链形态如何影响经济的“充分—平衡”发展
——来自全球41个国家产业价值链结构的经验证据
刘 梦,胡汉辉
(东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6)
摘要:全球价值链体系下,经济禀赋决定各国价值链形态,而价值链形态也将反作用于该国的经济路径。基于2000—2014年41个国家WIOD与WIID数据库匹配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价值链平均定位、攀升斜率和环节分布集中度三个指标,刻画各国56个产业的完整价值链结构,实证探究价值链形态对经济发展“充分”和“平衡”路径的作用。研究表明,价值链形态对经济“充分”和“平衡”发展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价值链平均定位和环节分布集中度有利于经济平衡发展但不利于充分增长;价值链攀升斜率显著促进经济充分增长,但对平衡发展作用为负。引入经熵值赋权后得到的“充分—平衡”发展指数表明,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愈加倚重“平衡”路径。价值链平均定位与环节分布集中度的促进作用得以凸显。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除了关注经济平衡和促进价值链攀升外,更要注重产业关联,促进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关键词:全球价值链;平均定位;攀升斜率;分布集中度;充分增长;平衡发展
[阅读全文]
10.IFDI是否通过对外贸易渠道促进了OFDI?
——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刘金焕
(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在选取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相关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工具变量法和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实证检验了我国IFDI是否通过对外贸易渠道促进了OFDI。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IFDI并未通过出口渠道促进OFDI,反而产生了明显的负向抑制作用,IFDI通过进口渠道对OFDI产生了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从各地区层面来看,东部地区的IFDI通过出口渠道和进口渠道抑制了OFDI;中部地区的IFDI通过出口渠道对OFDI产生了促进作用,但通过进口渠道抑制了OFDI;西部地区的IFDI通过出口渠道对OFDI产生了抑制作用,并通过进口渠道对OFDI产生了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效应都不显著。金融危机前后,IFDI通过出口渠道对OFDI由不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转变为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IFDI通过进口渠道对OFDI由不显著的负向抑制作用转变为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如何更好地利用IFDI来促进OFDI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IFDI;OFDI;对外贸易渠道;出口渠道;进口渠道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