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研发投资:来自中国企业的经验证据
李敬子1,刘月2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2.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北京 100081)
摘要:采用2005—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Huang and Luk(2018)编制的中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指数,通过构建双向固定效应和面板logit模型等多种回归方法,研究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R&D投资的影响。结果发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R&D投资具有正向激励作用,这种作用可通过改变政府补贴、企业出口以及融资约束等渠道进行传导。此外,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于异质性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程度不同:相比非出口企业而言,出口企业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时更倾向加大研发投入;不同所有制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国有企业R&D投资的激励作用最大,民营企业次之,而对外资企业影响不显著;从不同行业来看,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资比采矿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对贸易政策不确定的影响更为敏感,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更容易受到影响;最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还存在地区性差异。基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视角,为中国企业研发投资决策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维度,同时回归结果也为企业制定合理有效的投资策略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以及政府制定相关外贸政策提供了实证素材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研发投资;异质性企业;政府补贴;企业出口;融资约束
[阅读全文]
2. 区域一体化战略影响了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吗?
——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实证考察
黄文1,张羽瑶2
(1.河海大学 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8;2.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北京 101312)
摘要: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如何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战略,促进中国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命题。利用2007—2016年中国长江经济带11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验证区域一体化战略对中国城市高质量的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结合阈值模型考察两者关系的非线性特征,最后,基于异质性的角度,考察一体化环境下长江经济带区域内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区域一体化战略实施以来,长江经济带区域内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但在长江经济带的上游、中游、下游区域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第二,一体化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地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不同而不同,主要呈现出一种非线性的倒“U”型特征。在低集聚度和高集聚度地区,一体化有利于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而在中集聚度地区却呈现相反的效果。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城市群;双重差分
[阅读全文]
3. 城市文明是否推动了企业高质量发展?
——基于环境规制与交易成本视角研究
石大千1,2,胡可1,陈佳1
(1.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2.武汉大学 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72)
摘要:基于2006—2016年中国地级市与上市公司匹配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PSM-DID)实证检验了文明城市评选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实证结果明,文明城市建设显著提高了文明城市内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推动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文明城市的创建通过提高城市内的环境规制水平、降低外部交易成本,进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的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在城市层面上,人力资本水平越高、规模越大的文明城市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越强;在企业层面上,文明城市创建对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效应强于非国有企业。从微观企业层面研究了宏观政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对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和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全国文明城市;高质量发展;环境规制;交易成本;双重差分模型
[阅读全文]
4. 选择性产业政策提升我国专利质量了吗?
——基于微观企业的实验研究
金宇,王培林,富钰媛
(天津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天津 300222)
摘要:从微观企业的视角,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作为政策研究对象,采用多时点DID-PSM的研究方法,基于2007—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对选择性产业政策与企业专利质量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有利于企业专利质量的提升,表现出政策“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经过放大实验效果的反向检验、测量多次认定的实验冲击、更换对照实验组、引入政策实施节点的安慰剂等一系列测试后依然稳健。进一步对二者作用机制进行检验,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升人力资本稳定性这两条路径对专利质量提升发挥作用。此外还研究发现,选择性产业政策对专利质量的积极作用仅在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大的区域显著,进而表明外部环境对政策执行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论为选择性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为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设计、加快推动中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转变提供了政策启示。
关键词:选择性产业政策;专利质量;实验研究;融资约束;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
[阅读全文]
5. “营改增”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吗?
——基于“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袁始烨1,2
(1.南京大学 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2.江苏开放大学 商学院,江苏南京 210036)
摘要:基于2012年起试行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简称“营改增”)所具有的“准自然实验(Quasi-Natural Experiment)”性质,以2010年至2016年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使用面板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通过对比“营改增”前后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的变化,考察该项目改革对企业创新力度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企业产权性质与所处区域的金融市场程度的不同对改革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1)“营改增”显著地提升了企业技术创新力度;(2)“营改增”后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力度提升较国有企业更显著;(3)“营改增”后处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企业技术创新力度提升较其他地区更显著;(4)“营改增”后处于金融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的非国有企业技术创新力度提升较国有企业更显著。结论能够为研究“营改增”与企业技术创新力度变化的关系提供实证证据,并对不同类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力度提升方式提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营改增;双重差分;产权性质;技术创新;金融市场化
[阅读全文]
6. 金融市场分割、信贷失衡与技术创新产出
——基于企业异质性的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分析
吕承超,王媛媛
(青岛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 266061)
摘要:基于扩展的理论模型及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企业融资能力和效率异质性视角考察正规金融市场和民间金融市场的利率分割,以及信贷供求失衡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及影响,并探索了信贷失衡在金融市场分割与技术创新产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1)金融市场分割因增加外部融资利率,对所有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均有阻碍作用。(2)信贷失衡对异质性企业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存在差异,具体影响机制是信贷失衡使得融资能力强的低效率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而仅使极少数高效企业放弃技术创新,因此信贷失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技术创新产出。(3)金融市场分割对技术创新产出的总体作用效果受到信贷失衡程度的影响,即信贷失衡能够削弱金融市场分割对技术创新产出的抑制作用。在引入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具有稳健性。最后,从深化金融改革、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金融市场分割;信贷失衡;技术创新产出;融资能力;效率异质性
[阅读全文]
7. 社会捐赠、高管激励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陈东1,2,邢霂1
(1.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32;2.南京大学 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江苏南京 210093)
摘要:为了更好地激发企业家精神,基于外部环境塑造和内在激励融合的视角,以2012—2017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企业社会捐赠对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高管激励对社会捐赠与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社会捐赠规模与研发投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企业进行社会捐赠有利于提高研发投入力度;不同类型的高管激励对社会捐赠与研发投入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在,高管股权激励负向调节社会捐赠与研发投入之间的关系,高管薪酬激励对这一关系存在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社会捐赠活动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外界营商环境,并通过获取政府补贴资源和提升竞争优势两条路径影响研发投入,但在不同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其影响存在差异。相关结论丰富了企业家精神的理论与实践,并为民营企业制定合理有效的高管激励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社会捐赠;股权激励;薪酬激励;民营企业;研发投入;企业家精神
[阅读全文]
8. 企业家精神、要素配置效率与制造业出口升级
程锐1,2,马莉莉2,张燕3,唐旖晨2
(1.西安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陕西西安 710100;2.西北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127;3. 上海财经大学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上海 200433)
摘要:构建纳入企业家精神的异质性企业理论,利用省际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在过去十多年的时间里,企业家精神显著促进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高,进而促进了制造业出口升级。在重新测算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替换企业家精神指标和替换工具变量指标后,该结论依然稳健。第二,相对于东部地区,企业家精神对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出口升级的促进作用更为突出。第三,金融危机强化了企业家精神对制造出口升级的促进作用。第四,企业家精神通过降低要素市场扭曲、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而促进制造业出口升级。相对于企业家创新精神而言,企业家创业精神所带来的要素配置效率的中介效应更大。从企业家精神的“创造性毁灭”特性和调节要素市场配置效率的效应出发,考察企业家精神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为实现制造业出口升级寻找新路径,为提高制造业出口国际竞争力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关键词:企业家精神;要素配置效率;要素市场扭曲;出口技术复杂度;制造业出口升级
[阅读全文]
9. 互联网发展如何助推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
——基于出口技术升级的视角
卓乘风1,2,邓峰1,2
(1.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2.新疆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纳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投影寻踪模型测算中国2004—2016年省级互联网发展水平,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分析互联网发展如何影响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研究发现:首先,互联网发展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进而助推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而这一机制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互联网技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作用;其次,互联网发展能在空间和时间的双重维度上促使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的区际差异收窄,从而在全国整体层面上推动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且前者表现为加快区际间制造业出口技术扩散、实现制造业出口技术升级的空间互动,后者则体现在促使地区制造业出口技术水平向技术前沿加速收敛;此外,上述机制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研究结论从互联网发展视角,为探索中国制造业高水平“走出去”的有效途径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经验支持,同时对于因地制宜地推进“互联网+”战略也有一定启发。
关键词:互联网;制造业;走出去;资源配置;区际差异
[阅读全文]
10. “小而无当”但“过犹不及”:人口规模与城市生产率的关系研究
向国成1,江鑫2
(1.湖南工商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 410205;2.南开大学 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摘要:首先,从理论上阐明城市生产率随着其常住人口规模的扩张呈现倒“N”型的变化趋势,这表明当特大、超大城市人口规模超过城市生产率最大化所对应的最优城市规模时,应该引导该类城市的过多人口以及其他小城市(镇)人口转移到平均生产率更高的大中城市,这有利于实现既定劳动力资源约束下的空间优化配置,推动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生产率实现最优化均衡增长。其次,利用中国2005—2013年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法,证实了上述理论假说。此外,运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发现,城市常住人口平均生产率的变化趋势存在着人口规模的双门槛特征,门槛值分别为33.4万人和475.48万人,并且对城市人口规模分组进行的计量回归检验结果,也证明了城市生产率的变化趋势与倒“N”型的研究结论吻合。研究结论表明,我国大部分地级城市人口规模处于这两个门槛值之间的偏下位置,也即处在城市人口平均生产率的上升阶段,但又普遍发展不足,故大力发展作为城市体系主体组成部分的中等规模地级城市正当其时。
关键词:城市人口规模;地级市;城市生产率;倒“N”型;人口规模门槛值
[阅读全文]